3月15日,部分衛生巾生產企業被曝光產品質量不達標的消息引發廣泛討論。作為女性日常必需品,衛生巾的安全性和舒適性直接影響消費者健康。那么,我國衛生巾生產執行哪些國家標準?產品需要通過哪些物理檢測?消費者又該如何科學選購?濟南中科電子小編將為您一一解答。
一、衛生巾國家標準:安全與性能的保障
我國衛生巾行業執行的核心國家標準為GB/T 8939-2018《衛生巾(護墊)》,該標準對產品的衛生指標、物理性能、包裝標識等提出了明確要求。此外,**GB 15979《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衛生標準》**也對微生物指標(如細菌菌落總數、真菌等)作出嚴格限制。
這些標準從原材料、生產流程到成品檢測層層把關,確保產品符合安全性與功能性要求。
二、物理檢測五大關鍵指標
根據國家標準,衛生巾的物理性能檢測主要包括以下項目,這些指標直接影響產品的使用體驗:
1.吸水倍率
吸水倍率指單位質量的衛生巾能吸收的液體量。國家標準要求,普通型衛生巾吸水倍率需≥7倍,護墊≥2倍。若吸水性能不足,可能導致側漏或返滲。
2.滲透性能
包括“滑滲量”和“滲入量”檢測。滑滲量需≤1.0g(衛生巾)或≤0.8g(護墊),確保液體快速滲透至內層;滲入量則需≥1.8g,避免液體滯留表面。
3.pH值
衛生巾與人體直接接觸,其pH值需控制在5.5-8.5之間,接近皮膚弱酸性環境,減少刺激風險。
4.背膠粘合強度
背膠需具備適度黏性,既能固定產品,又能在移除時不損傷衣物。標準規定剝離強度應≥1.0N/cm,且不得有明顯殘留。
5.外觀與結構
表層需潔凈平整,無污漬、破損;內部填充物分布均勻,無硬塊或異物。
三、消費者選購指南:四步避開“問題產品”
1.認準執行標準
合格產品包裝需明確標注“GB/T 8939”和“GB 15979”標準號,并標示生產許可證編號。
2.觀察外觀細節
優質衛生巾表層柔軟、壓花均勻;劣質產品可能出現纖維脫落、邊緣毛糙等問題。
3.關注pH值與材質
敏感肌人群可優先選擇pH值接近中性的產品,或標注“無熒光劑”“純棉表層”的款式。
4.簡易測試吸收力
在家可用少量清水(模擬經期液體)進行測試,觀察吸收速度與是否側漏。
四、理性看待質量風波,科學選擇是關鍵
此次質量曝光事件為行業敲響警鐘,但消費者無需過度恐慌。我國頭部品牌大多通過ISO認證及嚴格品控,建議通過正規渠道購買,并留存購買憑證。若使用后出現過敏或不適,應立即停用并咨詢醫生。
結語
衛生巾質量關乎女性健康,消費者需提高辨別意識,企業更應嚴守生產標準。只有行業與公眾共同監督,才能推動市場規范發展,讓“安心守護”真正落到實處。